广州城始建于秦朝。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之后,于公元前214年(秦始皇三十三年)在该地区设置南海郡。南海郡覆盖了现在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。
南海郡尉任嚣在甘溪水道以西修筑番禺城(俗称“任嚣城”),这是广州的前身。
公元前204年,任嚣的接班人赵佗,趁中原地区楚汉相争之时,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(又称南粤国)。番禺是南越国的都城,又称赵佗城。南越国于公元前111年被汉朝消灭。
秦汉时期是番禺发展海上贸易的重要时期。岭南一带的造船业在当时有很大的发展。
西汉时期,汉武帝征服南越后,派使者带领船队出使东南亚,拓展航线,并进行对外贸易。这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始。
历史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各种说法。早期合浦和徐闻是主要港口。自秦汉之后,广州和泉州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公元589年,隋文帝统一全国,之后发展对外贸易。隋唐时期,广州成为东西方海上的交通中心,以及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口。
唐王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,专管对外贸易,并对外商采取保护政策。当时的“广州通海夷道”是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。
当时广州的外国人数量一度达到全城人口的30%以上。因此唐朝于公元741年在广州设立“蕃坊”供外国侨民居住,并修建学校供外侨子弟上学。
宋代的广州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和最大的对外通商港口。当时全世界与广州有贸易来往的国家和地区达50多个。广州的外贸收入是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清朝时期,城南珠江沿岸及西关平原商业日益繁荣,因此广州建设了东西两翼城。下图为1685年(清康熙二十四年)前的广州地图。图中从南部外城向南建设了两个城墙,直达珠江岸边,形似鸡翼,故名“鸡翼城”。清代中期以后的广州城街道布局,奠定了今天广州老城的布局。城市跨出城墙外发展,整体上形成了“东村西富,南富北贫”的格局(陈代光《广州城市发展史》)。
王工整理